宜宾市江安县,地处川南,气候温和湿润,很适宜竹类生长,座拥“蜀南竹海”之半壁。为此,提供了竹雕的丰富资源。江安的竹雕工艺历史悠久,在400多年前就很盛行。江安为中国竹簧工艺品的三大产地(浙江黄岩、湖南邵阳)之一。
江安的竹雕工艺以优质楠竹为原料,经过多次多道工序和药物处理,制成竹簧粗坯,按照图样雕刻,然后用字画纸洗刷魔光,填色而制成。
工艺流程有如下八个步骤:
(一)选料
竹雕用的楠竹竹材,按制作作品要求处理,首先要锯断,用加了明矾或其它物质的沸水煮至竹青表面蜡质部分能擦掉为止,再把擦除干净表面的竹材放通风处晾晒,这样处理的竹材以后可雕留青、浮雕等作品。煮的目的既要擦除表面蜡质,有防腐功能,还要提取部分糖粉、淀粉等物质,以尽量克服霉变、生虫。做精品的竹材要求更为严格,要保证竹材以后不开裂、不生虫,需长期存放后选用。
(二)起稿
也称构图,在雕刻之前根据创作意图在竹材表面勾画出图案,一件好的作品,不仅在表现形态上有绝佳的写实形象,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内涵,以及作者的思想,配合雕刻技艺的施展,作品才会有神韵,才会让人百看不厌。
(三)定稿
在竹材表面画好图案后,用斜口刀把画好的线条用线雕的方法雕刻出表面画面。雕刻线条时,必须精准、流畅、婉转顿挫,刀刀到位。若是皮雕作品,还需通过清削空白处,皴线条、修刮、砂磨等等手法来完成画面意图。若雕刻浮雕类或陷地深刻等技法作品,只是完成了雕刻的第一步。
(四)初雕
初雕其实就是行话所说雕坯。对雕刻浮雕类作品时,把已定稿后的竹筒,用钻圆刀配合木锤,把图案需要去除的部分除去;若是镂空雕,作品还需要一层一层往下雕刻。
(五)精雕
行话叫修整,是把已初具规模的雕件认真仔细地精雕细刻。对山水、楼台、亭阁、花鸟、动物等做细致入微的雕刻,使它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现;人物的脸、眼、鼻、口、头发、手势、衣带、衣纹等部位进行更准确的雕刻,生动地表现人物的表情、动作、形象以及性格特征。此时雕刻还需把应镂空的部分镂空,同时把堂子修平整、干净,使整个图案有如悬浮在竹筒表面的感觉。
(六)打磨
打磨主要是用不同型号的粗细砂纸,把雕刻完工的作品表面的刀痕、毛刺以及一些不平整、不光滑的地方砂磨光滑,使作品表面和堂子光洁、细滑。
(七)嵌口底座
此工序只限于雕刻竹筒用,嵌口底用上等阴沉木、楠木、梨木等材料,按竹筒口底大小加工凹槽,将竹筒紧密粘合成一体,还要在口底表面雕刻图案,以装饰衬托竹雕作品的美观度,并起到保护竹筒的作用。
(八)上蜡(上漆)
江安竹雕一直采用硝基清漆涂饰表面,也可以采用上蜡工艺。上漆、上蜡都能起到美观、保护的作用,经涂饰后的竹雕作品更加美观和耐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