蜡染,古称蜡缬,与绞缬(扎染)、夹缬(镂空印花)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。早在秦汉时代,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,宋代时,珙县南部山区的罗渡苗族乡、洛亥镇、洛表镇、王家镇等地已很盛行。明、清时代他们也多蜡染衣料,用来制作衣裙。《珙县志·光绪版》记载:罗渡苗民取蜡熔而绘于布,染后煮布洗蜡,成蜡染裙。
珙县苗族蜡染显著特点是图案精美,线条流畅。蜡绘时大多不打样,样稿蕴藏于心。图案或重于写实,或写意,点线结合,疏密相间,既夸张又富有人情味。色彩以蓝白为主,偶有红、绿搭配,有的还点缀少量彩绣。其艺术语言质朴、天真、粗犷而有力,特别是它的造形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约束,有着大胆的变化和夸张,这种变化和夸张出自天真的想象,含有无穷的魅力。图案纹样十分丰富,有几何形,也有自然形象,一般都来自生活或优美的传说故事,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。
从珙县苗族蜡染的百褶裙图案中,我们还可以看到苗族先民迁徙的历史轨迹,看到一幅幅美丽而又欢乐的生命赞歌,一幅幅浸透着苗族宗教的非理性王国。在每一幅图案里,苗族民间工艺家都向我们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生命存在的体验与歌颂,这在中华各民族服饰中更是独一无二。2006年,珙县罗渡苗族乡以苗族蜡染为主题,创建为“四川省苗族蜡染之乡”;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
工艺制作
(一)选料。原材料为板蓝根、扁竹根、等20余种天然植物,或榨、或蒸、或煮,取其汁,容器盛放,备用。使用时根据需要在染缸中将染料调制成所需颜色,如深蓝、天蓝、青、雪青、灰、深灰等。
(二)渍染。染灶生起火,染料至一定温度,将绘好的布,每疋折成一叠,投入染缸渍染。
(三)去蜡。渍染到一定时间后,从染缸中将布料取出,用清水反复冲洗,然后放入锅中,用清水煮沸,待蜡熔化后,捞出用清水清洗,图案便主次分明,显出花纹,故史有“去蜡则见花”之述。
(四)碾压。清洗干净的蜡染布,晾干后,还要经巨石反复碾压,布疋更显均匀、光滑、抻展。
(五) 晾晒。 碾压后的染布,再清洗,将褪尽蜡质的布疋,再挂在风杆进行晾晒。
经过民间特殊工艺和民间艺人勤劳、灵巧的双手,一疋疋美轮美奂、又天然质朴的蜡染成品得以面世呈现。